快捷导航
查看: 65|回复: 17

寄蔡氏女子二首其二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0

回帖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积分
3
发表于 2023-3-27 08:37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终朝长痛忆。不妨,寻便寄书尺。
昂昂累世士,结根在所固。
惠山寺
元宵节。凤楼相对鳌山结。鳌山结。香尘随步。柳梢微月。
覆水难收,一度思量珠泪流。指望长相守,谁信不成就。嗏,一笔尽都勾,免吃僝僽。剪发拈香,共你同说咒。只恐你心中不应口,只恐你心中不应口。
回鸾字,空怀袖。金缕曲,无心奏,记碧桃花下,夜参横斗。六幅罗裙香凝处,痕痕都是尊前酒。到如今、肠断怕回头,长门柳。
多谢姐姐赍助盘缠。今日正是好日有,便索登程去也。正是:青云有路终须到,金榜无名誓不归。
落花有意随流水,流水无心恋落花。
风色转东南。翠拥层峦。杏花疏雨逗清寒。钟阜石城何处是,烟霭漫漫。
你可又不谦下,可又不贤达。迸定个腌臜不良鼻凹,丑嘴脸浑如蜡渣,直恁般性格儿诌吒。
你怕不杨柳腰,容貌好,久以后那里每着落,你跟着我脱凡尘倒大清高。你在那个庵里住?俺那里洞门无锁钥,白云笼罩着。砍青松自烧丹灶,跨苍龙同宴蟠桃。若得俺山中鹤氅壶中药,免了你那脚上驴蹄面上毛,怕甚么地网天牢。刘行首,你疾快去来。你放我去。你跟我出家去来。
穿的是麻袍和这草履,呸!是草鞋,错唱了草履。便也罢,则是难为我唱了,从头都改过哩。也罢,也罢,一言既出,驷马追而不及。我若不改了,显的我就无才学了。穿的是麻袍和这草鞋,更强似着绿穿白。我伴的是鲇鱼和这鲤鱼,铺的是杆草茅柴。采的是不老长生的药材,俺可便每日家厮捱,你不知道怎么捱,俺师父有两个徒弟,一递一日打柴。他打柴,我学道。我打柴,他学道。该我我便去,该他他便去。他不去,我肯去。俺可便每日家厮捱。
夷门怀古汴梁
高高的山顶上有一座茅屋,从山下走上去足有三十里。轻扣柴门竟无童仆回问声,窥看室内只有桌案和茶几。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,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。错过了时机不能与他见面,空负了殷勤仰慕一片心意。新雨中草色多么青翠葱绿,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里。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,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。我虽然还没有和主人交谈,却已经领悟到清净的道理。玩到兴尽就满意地下山去,何必非要和这位隐者相聚。
闵(mǐn):同“悯”,担心,忧虑。
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,天生丽质,无须修饰。在竹丛外横斜一枝,宛如一个美女,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。黄昏时的院落里,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。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,寒风吹过,飞雪茫茫,景致难以言状。月光下疏影轻如梦,犹如美人在深深沉入梦境。当梅花将要结子时,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。梅花孤芳自傲,只令人产生无穷的愁和情。我深情地询问梅花,你可知道,我全都是为了你,日日夜夜惟悴消瘦。
这两首诗描写了浙江富春江一带春日美丽如画的景色“自富阳至桐庐,一百许里,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”?(吴昀《与朱元思书》)第一首开头“沿江无数好山迎”,用一“好”字对青山之美作了高度概括,且以“无数”形容,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。“迎”字将山水拟人化,使人感到亲切:次句“才出杭州便眼明”,可见富春江这一带的青山秀水比杭州西湖更胜一筹:三四句写所过之处,但见青山夹岸,斜阳下,一只篷船驶行在富春江中,两岸景色吸引了坐在船中的诗人。他不禁推开船篷,想使两岸景色尽收眼底。富春江山水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片青翠碧绿:两岸山峦林木茂密;江中绿水涟漪。这里简直无处不绿,使作者感到这一片翠色正在紧紧地追随着他,甚至似乎涌上了船头。这两句诗清新而活泼,写出了富春江山水活的生命。
起笔便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。“绣面芙蓉”与下面的“斜飞宝鸭”对举,应也指装饰物。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,其内容以花鸟为多,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。芙蓉一笑而开,变静为动,看似颇为无理,实则更显有情。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,但因为少女一笑,红颜晕开,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,倍添精神。这种打破因果界限、蓄意悖理的手法,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,如“坐看青苔色,欲上人衣来”(《书事》)、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”(《山中》)等。发展到李清照手里,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,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、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。再则,“秀面”“芙蓉”“笑”“开”两两相对,又暗含比喻意味,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。此外“开”之一字,既指芙蓉花开,少女颜开,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,为全词统帅。
这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有值得注意之处。一、排比句多。比如第一段,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有喜事则名物以示不忘,举了三个例子,三个例子就是三个排比句,借助这种句法,使读者在文意方面有一种说理透彻,充实满足的感觉。第二段写大雨之后,百姓的欢乐场面以及第四段的“雨珠”“雨玉”说,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。在人们喜之不尽,手舞足蹈之时,文字上必须有所变化,一味的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。二、结尾的用韵。《喜雨亭记》的结尾很有意思,它既照应了开头,又给人许多的联想,值得我们注意。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。在他的诗文中,经常出现对大自然发问的句子,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他旷达乐天的情怀。这次大雨之后,感谢谁为好?这里他展开的想象,是从太守到天子,从天子到上天,从上天到造物,其中“玉”、“粟”押韵,“日”“力”押韵,“功“空”押韵,“冥”“名”押韵,读之有循环不尽,均成系统的感觉,神完气足,优雅俊美,然而是虚笔,真正目的则是要归之其小小的亭宇,这样也就把造物、上天、天子、太守、百姓、借助“喜”之“雨”用一个亭子联系了起来,有歌唱的味道,所唱者依然是喜雨,一篇文章的主题所在。
如果说作者在《登垂虹亭二首》诗中所描写的“熠熠流萤火,垂垂饮倒虹。行云吞皎月,飞电扫长空”一样,目的是显现出一种江上风雨欲来的壮观,那么,作者在这里勾勒的是一篇天空浮云遮月,湖光水色清丽而宁静的画面。
南通州余西古镇精进书院任侠家作于南京陋室,2011年3月18日。

1

主题

2934

回帖

4406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06
发表于 2023-4-6 15:57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错,支持下楼主

1

主题

2980

回帖

4475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75
发表于 2023-4-13 10:49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

1

主题

3002

回帖

4508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508
发表于 2023-6-11 11:5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牛啊兄弟 支持一下

1

主题

2898

回帖

4352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352
发表于 2023-8-6 15:57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帖,来顶下

1

主题

2976

回帖

4469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69
发表于 2024-2-24 20:0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帖回帖是美德!

1

主题

2980

回帖

4475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75
发表于 2024-3-19 09:1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小手一抖,积分到手!

1

主题

2992

回帖

449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93
发表于 2024-4-10 09:41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习了,不错,讲得太有道理了

1

主题

2984

回帖

4481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481
发表于 2024-4-11 17:34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路过,支持一下啦

1

主题

3012

回帖

452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4523
发表于 2024-4-11 17:35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难得一见的好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站点统计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聚云老站长 ( 粤ICP备2023011934号-1 )

GMT+8, 2024-6-17 01:50 , Processed in 0.70738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